万千人海里,幸好遇见你。
点击右上角“关注”,你的心事有我愿意听。
01
前段时间,一段短视频火了,甚至上了热搜。
内容是一蓝衣男子,打了两个身着白羽绒服的女人,看着非常瘆人。
有网友爆出事情经过:
他们在超市排队结账的时候,蓝衣男子不小心碰到了其中一个女人,发生了争执。
那两个女人先是冲着男子咋咋呼呼,结果越说越来劲,干脆直接上手扔他的东西。
扔完还不解气,扯了男子的口罩。男子实在忍不了,挥起拳头抡了过去。
事后,两个女人叫了救护车去了医院,打人男子也被警方带走。
在这特殊时期,大家心中本来就憋着一股子气没处发。天天为钱财发愁,憋在家中无事可做。
然后,因为愤怒和冲动,把一件不必要的小事扩大化。
但这并不是发生矛盾的原因和理由,大家都有自主意识,知道什么事情能做,什么不能做。
大家了解事态发展后,就出现了各种声音:
有的人认为男人犯的错更严重,现在这是法治社会,暴力不能解决问题,只能伤害别人。
有人认为,男人不能打女人,打女人的男人都low。
还有的人认为,是两个女人的错更严重,因为一件小事,可以随便扔别人财物,抓口罩。现在可是特殊时期,抓人口罩等于害人性命。
双方吵着不可开交,甚至开始了人身攻击。
他们总是偏袒其中一方,来忽略自己方的过错。
其实,双方都有错,只不过一个是在道德层面,一个触犯了法律。
大多数人只是站在一方角度上来评判,从来没有站在对方角度去思考。
究其原因,是他们不会换位思考。
这种人只顾着自己利益,丝毫不在乎他人感受,没有同理心。
这就像是一个恶性循环,人人只为自己。那么,这个社会就只有冷漠。可是,这个社会最不缺的就是冷漠。
02
为什么有的人对待任何事,总是认为有绝对的对错?
根本原因,是因为他们不够客观看到一件事。
什么是客观?
![](https://pics3.baidu.com/feed/267f9e2f070828385b535bd1c3bd01074d08f140.jpeg)
客,是客人,是旁观者的角度。观,是观察。也就是以旁观者角度观察事物。
拿上面的事情来看,支持打人男子的大多数是男人;而支持两个女人的大多数是女人。
因为是同性,还是普通人,我们能随时接触得到,就会让很多人有一种代入感。
把自己代入其中,就有了自己的想法,无法以一个旁观者角度来看整件事。
心理学上,有一种“情绪一致性效应”的概念,大意是说,当人们处于一种情绪时,心里就会倾向于发现与该情绪一致的信息。
一看到新闻,我们就会有自己的情绪,就会把这件事按照自己认为的方向去理解。
他们只看得到自己想看的,刻意忽略掉自己不想看的内容。
通过自己想知道的片段,来评判整件事情。就像是原告和被告,只看对自己有利的一面。
再加上男女关系,也一直是很有争议的话题,很多人就会把这两者放在一起讨论。
但这只会让矛盾越来越激化。因为任何一件事,只要带有情绪,必定会起冲突。
正因为这样,我们更要让自己客观。
如果这个社会按照情绪来主宰,后果不堪设想。
《乌合之众》一书中,有这样一句话:群体追求和相信的,从来不是什么真相和理性,而是盲从、残忍、偏执和狂热,只知道简单而极端的感情。
情绪产生冲动,冲动变成行动,行动决定命运。
当一个人按照情绪本能生活,他会一事无成。
当整个社会按照情绪本能发展,后果不堪设想。
03
事实上,你的“情绪”,正在悄悄改变你的命运。
世界之大,有人根据情绪判断事实。
而有的人,有着独立思考能力,能客观看待所有事物。
查理芒格有一次和小辈见面,因为一些事情耽搁,迟到了一会。
他到了之后,第一件事就和年轻人道了歉。
查理芒格的行为给他吓了一跳,这么德高望重的老人,给小了几十岁的人道歉。
正因为他的客观,一视同仁,才能走到今时今日的地位。
只有客观看待问题,才能正确地审视自己。纠正错误,改正缺点。
![](https://pics0.baidu.com/feed/9345d688d43f8794505f19900250a6f21ad53aba.jpeg)
有时候,人和人之间最大的差距,不是地位,也不是金钱,更不是努力与否,而是思维方式。
客观看待问题,是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的能力。
那么,如何能变得客观?
首先,把自己的情绪摒弃掉。
有个词语,叫“应激性反应”:就是在需要做决定时,我们所做的决定,会受情绪和感受所支配。
所以,我们在看待一件事物时,静下心来,把自己的情绪给摒弃掉,再去解决问题。
其次,增加自己的阅历和智慧。
一个人见得多了,就会了解这个社会有多复杂。任何事情没有极端对错,就看站在谁的角度上。
它不是学校里的选择题,只有一个正确答案,剩下的都是错的。
相反,大家都各有各的立场,我们无法评判绝对的好与坏。
就像《三国演义》里的刘备和曹操。谁也不能评判是对是错,他们只是在努力争取自己的利益。
最后,学会接受新鲜事物。
世界更迭换代如此之快,有句话曾说,世界从没有稳定过。
所以,我们要适应多变的社会。
《反脆弱》一书里有个跑步机效应:社会发展越来越快,随之而来的那些技术更新速度加快。
手机我们用两年就像换,工作我们想要更好的。
正因为这样,社会对我们的要求也在改变。
![](https://pics1.baidu.com/feed/b812c8fcc3cec3fdfae8dea407c37c39859427da.jpeg)
去年的“裁员潮”,着实让职场人员捏了一把冷汗。就像是大洗牌,把能力平庸的,不爱学习的人都给淘汰掉了。
只有不断地学习,提升自己,才能更有底气地面对多变的社会环境。
04
梁实秋曾说:“人与人相处,本就易生摩擦,谈话时也要保持距离,以策安全。”
出门在外,你不知道面对的是什么人。毕竟,自己的安全比尊严和面子都重要。
心理学上,有个著名的“费斯汀格法则”:“人生中10%的事件,是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,而另外90%,则是你对事情如何反应决定的。”
面对任何事,学会用自己的理智去解决,而非情绪。
客观看待问题,才能看到长远的利益,走得更远。
.END.
作者:雪落无尘,作家,情感咨询师。遇到任何情感困扰,都可以发私信给我哦~